招商加盟:021-31267998
銅門雕塑家吉培爾蒂于1435年為佛羅倫薩浸禮堂設計的第三道銅門,應被視為這位藝術家在藝術原則上的重大質變。這一道銅門花去了他27年漫長的創作時間,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一件杰作。在這里,他放棄了過去四幅一組的哥特式傳統裝飾格式,把浮雕所要描寫的生活情節加以擴大,納進一個方框內。按照他采納的圣經故事來細細欣賞,浮雕情節的層次多了,透視度自高至低深度感強了,它們已構成一幅完美的雕塑繪畫,有些構圖內含有若干個題材,使它增添了象征性和研讀性,減少了敘事性。
在五幅畫的四周并飾以小的雕像、頭像,作為一種邊飾(其中有吉培爾蒂的自雕像),而沿著外緣的整個長方形門扉,又添上具有文藝復興特征的花、葉和果子之類的植物圖案。銅門浮雕完成之后,引起了全城的轟動,大家都爭相去觀賞,教堂把這扇銅門稱之為天國之門。米開朗基羅也高度評價這扇美麗的大門,說它美麗到稱之為天堂的門是無愧的了。
藝術家廣泛運用他所精通的透視技術,對每一個人物細膩刻畫得真實可信。這一幅銅門浮雕就是把雅各披羊皮冒充哥哥跪在父親前受祝福(在右側)雅各在拉班家干了7年活(在中間)和雅各的妻妾兒女(在左側)等不同階段的故事串連在一個畫面內。銅門浮雕的背景采用的是古羅馬拱廊,體現了作者對遠古的向往。這種藝術手法是當時文藝復興時期對古代藝術崇拜的一種思想反映。總而言之,這扇銅門浮雕充分體現了作者對于光學、透視法和解剖學的深厚知識,也標志著一種藝術新風格的誕生。